右上角联系方式

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供暖季 能源增产增供“组合拳”如何确保百姓过暖冬

文章来源:https://www.mqhnzz.com 发布时间:2021-11-16

央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15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全部进入冬季供暖季,而南方地区也在为年底可能到来的冰冻雨雪做着煤炭储备,积极增加煤炭等的采购量,而这更意味着一年一度冬季用煤、用气、用电高峰期正式到来。

记者调查显示,随着一段时间以来煤炭企业的增产增供,以及国家推进增产保供措施的落地,全国煤炭库存正稳步回升,各地供暖“底气”较足。各地具体的供给情况究竟如何?

11月15日起,河南11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热网逐步升温,开启正常供热。

在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告成煤矿和芦沟煤矿的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和综合信息化监控中心大厅,智能化的安全管理大系统正在全天候“值守”矿井安全,优化创新的机械化掘进技术对提升煤质提供了保障。郑煤集团告成煤矿党委书记、矿长陈辉介绍,告成煤矿首个智能化工作面将把采煤功效提高3成:“加快智能化产品工程面的安装进度,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规范职工作业行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努力增产增供。”

在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麻地梁煤矿智能煤炭快速定量专车站,记者看到,运煤线上一片繁忙景象,满载电煤的卡车源源不断将优质电煤运往各地。运煤车司机张宝玉说:“网上预约就把队排上了,我这个车载重量净重是32吨左右,基本装一车差不多四五十秒之间,不到一分钟,节省了排队时间,也能提高运输效率。”

展开剩余66%

麻地梁煤矿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实现5G智能开采的煤矿,产能由原来的年产500万吨核增至800万吨。每天煤炭发运量增加到3万吨左右。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吴劲松介绍:“我们保供的方向是自治区内的75万吨,东北是40万吨,安徽60万吨,总共是175万吨的保供任务。在价格这一块我们执行国家的政策,保供的煤价比市场低200到400元,在保供运输这一块,给电厂的供煤提供绿色通道。”

煤炭企业一系列增产增供“组合拳”,全力保障了能源安全的稳定供应。从全国煤炭交易大盘上记者看到,11月份以来,随着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煤炭主产区的公路、铁路煤炭外运量都处于近年来的最高纪录。大秦线11月份以来,每天的外运量都保持在130万吨的满发状态。中国煤炭市场网研究员韩雷说:“比较关注的煤炭市场,整个补库力度非常大,东北地区煤炭可用天数水平已接近30天,内陆市场环比增幅都在50%以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煤炭市场供应明显增加,煤炭市场价格也在逐步回落。11月份以来,晋陕蒙地区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已降至每吨900元以下。

冬季,大雾或大风会导致北方港口封航,这给整个沿海区域的煤炭运输中转带来阶段性影响。为保证冬季供暖季平稳运行,国家要求煤炭主产区与发电供热企业补签保供中长期合同,优先保证发电供热的用煤需要。目前,全国24个省区市已经完成和晋陕蒙煤炭企业的合同签署工作。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石瑛介绍:“我们是点对点地实现了煤炭供需双方签订的合同,落实了煤炭的量、价格、发站到站。后面几个月只要把我们签订的中长期合同落到实处,真正发送过去,我们今年冬季的保供总量上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供暖季的到来,国内天然气的冬季保供也已全面启动。目前,相关企业的存储、运输状况如何?

中石化LNG青岛接收站是中石化第一座也是山东目前唯一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专门接收海运LNG,然后再通过管道等方式送达千家万户。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卸船主管林剑彬介绍:“我们通过优化船舶通航条件,提升船舶接卸效应,来提高码头接转能力,像载货七万吨的主力船型,从靠好到离泊,我们只需要22个小时的时间。在冬季保供期间,像这样的船型,我们每个月要接卸10艘次左右。”

自11月初起,载运6.2万吨液化天然气“帕隆”轮等多艘LNG船舶陆续靠泊天津大港港区中石化液化天然气(LNG)码头,预计为京津冀地区接卸2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克服连日来持续大雾天气影响,天津海事部门推出多项举措,保障京津冀地区天然气稳定供应。天津大港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云会杰表示:“我们和气象部门及时沟通,共同研判LNG船舶进港时间窗口,为船舶进港提供每小时的精准气象预报,同时,强化LNG船舶进港全过程通航安全保障,设立保供专台,全程跟踪监控LNG船舶航行,保障LNG运输船舶安全进港靠泊。”

据了解,11月底前该码头二期工程将竣工投产,运营能力还将提升30%-50%,并进一步推动LNG供给,让京津冀地区人民过个“暖冬”。

Processed in 0.577149 Second , 42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