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与洛阳两大古都之间,藏着一座低调却底蕴深厚的城市——河南省巩义市。这里既有黄河文明的厚重积淀,又有伏羲山系的灵秀风光,更因杜甫故里、北宋皇陵等文化符号闻名于世。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脚步,还是探索自然的馈赠,巩义都能为游客提供一场“文化+生态”的双重盛宴。
巩义站街镇南瑶湾村,是唐代“诗圣”杜甫的出生地。这座以青砖灰瓦为主调的仿唐建筑群,通过“诗歌长廊”“窑洞故居”“笔架山文化园”等主题展区,生动还原了杜甫的成长轨迹与创作历程。漫步其中,游客不仅能欣赏到《三吏》《三别》等经典诗篇的石刻,还能在笔架山登高望远,感受诗人笔下“会当凌绝顶”的豪情。
杜甫故里每年举办的国际诗歌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这里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纽带。
若说杜甫故里承载着文化血脉,那么位于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则展现了明清时期中原商贾的辉煌。这座占地240余亩的庄园,集住宅、祠堂、书院、作坊于一体,被誉为“豫商精神图腾”。
庄园的“留余匾”堪称镇馆之宝,匾上“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的祖训,揭示了康家富甲十二代、兴盛四百年的秘密。穿行于砖雕、木雕精美的院落中,游客能直观感受到古代建筑艺术与商业智慧的完美融合。
巩义西郊的北宋皇陵群,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之一。7位皇帝、22位皇后及上千名宗室大臣长眠于此,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地上石刻艺术长廊”。
永昭陵(宋仁宗陵)的石像生尤为精美:文臣持笏肃立,武将按剑威仪,瑞兽造型灵动。这些历经千年风雨的石刻,不仅是研究宋代政治、艺术的活教材,更被学者称为“东方雕塑史的史诗”。
从历史回归自然,巩义的浮戏山雪花洞以“中原喀斯特明珠”之名惊艳四方。洞内长达173米的雪花长廊,布满了形似珊瑚、牡丹的方解石晶簇,在灯光映照下宛若冰雪仙境。
浮戏山本身亦值得一游:春季山花烂漫,夏日飞瀑流泉,秋时红叶漫山,冬季雾凇凝寒。这里还保留了豫西抗日根据地旧址,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交织,成为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
除了上述四大核心景区,巩义还散落着许多“小而美”的宝藏:
巩义通过“文化活化+生态开发”双轮驱动,打造了竹林长寿山红叶节、嵩顶滑雪度假区等新业态。游客既能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唐三彩,也能在嵩顶草原露营观星,感受古今交织的多元魅力。
这座兼具历史深度与山水灵性的城市,正以更开放的姿态,邀请世界聆听它的故事。无论是文化朝圣者、自然爱好者,还是摄影发烧友,都能在巩义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