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据新华社报道,有些商家乘机在网络平台推销各类“声音培训班”。
报道中提到,这些培训班大多以“免费专业声音培训”“帮联系高收入兼职”等承诺招揽学员,然后忽悠学员高价购买课程。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培训机构并未能实现广告所称“轻松月入过万”“培训完保障就业”等承诺,有的学员为了买课甚至还背上网贷。
尽管“声音培训班”这一行业出现的时间不长,但从培训班忽悠消费者的手段来看,无非是存在已久的老套路——先靠“画饼”来聚拢人气,再投放“诱饵”吸引消费者掏钱,“割韭菜”之后拒不兑现承诺。
这么老套的手段,为什么还会有人上当?说到底,无非是“贪便宜”的心态使然,盲目认为能够“低投入高回报”。避免掉进“声音培训班”的陷阱,关键在于遇事多想一想“馅饼凭什么掉在我头上”,既然培训者有“轻松月入过万”的手段,为什么还会“免费”“低价”分享给别人?
当然,破解“声音培训”套路,规范监管必不可少。从报道来看,尽管市场监管、教育、人社、网信等多方均认为此类培训班存在虚假宣传、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问题,但对于应该由何方实施常态化监管并无定论,对于开设此类“声音培训班”应具备何种资质的要求也不够清晰。这就要求各监管部门必须尽快厘清职责分工、消除责任盲区,依法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尽快压实相关网络平台责任,对此类培训做好内容审核。
最后提醒那些想要“靠声音赚钱”的人,当你想赚钱的时候却让你先交钱,只要看清这一点,就不难戳破这个骗局。(萧升)
上一篇:北京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
下一篇:热心消防员主动背老人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