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郑琦 通讯员/钟欣燕)日前,广东省水利厅公布2021年度省级节水型灌区名单。经申报、初核、专家评审和公示,韶关市瀑布灌区、江门市镇海灌区达到了广东省节水型灌区创建标准,被评为2021年度省级第一批节水型灌区。
镇海灌区位于江门市开平市北部,是开平市境内第二大的灌溉工程,灌溉范围包括开平市苍城、沙塘、长沙、月山、水口等5个镇(街道办事处),担负着灌区范围内24万人口以及大批中小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为了进一步推进灌区高效利用,近年来灌区实施了节水改造,目前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8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了90%,全渠通水时间由过去的18天缩短为9天,渠系水利用系数由改造前的0.5提高至0.65,年节约用水量达1777万立方米,进一步保障了开平市的粮食安全,为节水型灌区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镇海灌区在市、县两级水利部门指导下,向制度要活力,建立起《镇海灌区用水计量管理制度》《镇海灌区节水统计制度》《镇海灌区节水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等各项节水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节水管理内容、目标、责任,使灌区工程设施维护管理和节水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提高了灌区用水协调管理水平。
在控制用水量上,镇海灌区严格取用水管理,以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积极推进农业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近三年取用水量均未超计划用水量,也未超许可取水量,灌区用水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剩余44%
在现代化管理上,镇海灌区建立灌区管理信息系统,在干渠进水口及主要支渠进水口均建设了遥测站,并建设了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用水情况实时监控计量,极大地方便了用水管理,提高了灌区管理效率,为进一步推进落实农业水价改革工作和用水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镇海灌区大力开展各项节水宣传活动,面向全灌区灌溉用水户发布节水倡议书等,在灌区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得到了当地群众支持。
工程设施良好运行,离不开“两费”落实。镇海水库作为镇海灌区管理主体,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及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均由市财政全额发放,历年“两费”基本能足额落实,其中2020年镇海灌区财政转移支付管理人员经费192.6万元,工程养护经费198.9万元,合计391.5万元,有效保障了灌区工程设施的良性运行。
接下来,水利部门将做好长沙干渠、月山干渠的下游和各主干渠支渠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为下一步争取中央及省级下达投资计划做好准备。同时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工作,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抓住节水型灌区创建和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的契机,水利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用水、节水管理各项工作,使得灌区节水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