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盐城12月22日消息(记者王锡斐 通讯员杨晨 陈凯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盐城市大丰区政法系统围绕“一体化、精细化、实战化、合成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坚持“功能整合+集约管理”“闭环运转+智能掌控”“一站服务+建章立制”的模式,创新执法大数据运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涉案财物管理、侦诉分离、取保候审适用等系列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执法智能化监管水平,实现了“办案民警好用,执法风险可控”的建设目标,呈现执法总量上升、执法问题下降的良好态势,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全面提升。
“功能整合+集约管理”打造一体化运行机制。区政法系统坚持空间集中、功能齐全、衔接流畅原则,将原先分散在各办案单位的案件受理、人员审查、涉案财物管理等执法功能进行有效整合,明确全局刑事案件、行政拘留案件全部进中心审查、办理,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全领域、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提高了办案效能,降低了执法风险;设立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按照“集中管理、办管分离、信息共享、处理高效、全面监督”的原则,实行“换押式”移交,实现同级公检法涉案财物“案移物不动”的一体化管理,解决了公安移送不了、检察院接收不了、法院判决不了的问题。同时大丰还建立侦诉分离机制,对全区所有刑事案件统一审核、统一出口,进一步强化专业审核、专业把关、专业出口,案件进入“中心”后,法制部门全程介入,负责提请批准逮捕、移送起诉、补充侦查、撤回起诉等工作,实现案、人、物扎口管理,对接检察院开展移诉等工作,切实解决案件受理底数不清、办案质量良莠不齐、案件移送出口混乱等问题。
展开剩余46%
“全程回溯+智能掌控”打造精细化监督机制。大丰区整合法制部门人员职能,组建刑事案审、行政案审、执法监督三支专业队,各司其职、分工负责,严格落实“三同步”机制,在基层各单位警情案件处置中,同步推送执法指引;案件进入“中心”后,分别对案件定性、办案程序、审查讯问、证据收集等环节进行同步监督;对疑难复杂案件,由执法管理委员会同步会商研究,确保执法执勤的过程就是执法监督的过程。区政法系统同时还借助云计算、大数据、4G传输技术,依托智慧法治“1+3+11”执法大数据平台,围绕执法办案场所、执法执勤现场两类场景,对警情、案件、人员、卷宗、涉案财物等执法要素进行实时分析、实时预警、实时交办,确保各类执法要素全流程在线监督到位,紧紧围绕“减负、降险、提质、增效”目标,应用一体化信息采集、红外感应设备、智能手环等科技装备,利用物联网、射频等先进技术,智能记录、监督犯罪嫌疑人进入办案区到离开活动轨迹、生理指标、案件侦办、权益保护等情况,让数据为执法监督“站岗放哨”,箍紧安全防线。
“一站服务+建章立制”打造实战化保障机制。大丰设立便警服务中心,建立一套基础保障设施,将网上案件流转室、案件会办区、案卷存放点、休息区、用餐区等区域统一纳入区局后勤保障,提供食宿餐饮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为办案民警解决后顾之忧,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