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鲁大地的酒香中,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1957年考古学家在山东景芝镇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制酒器里竟检测出碳化酒渍。[河南郑州西四环汾酒白酒团购13255927328]这个跨越五千年的发现,不仅印证了景芝地区酿酒文明的源远流长,更为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山东景芝白酒是否属于中华老字号”这个命题,埋下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绝妙注脚。
一、历史长河中的”活化石”翻开《山东通志》,”景芝高烧”四个字赫然记载于明清时期的物产志中。这座位于潍坊安丘的古镇,自元朝起便以”十里杏花雨,一路酒旗风”闻名,72家传统酒坊的袅袅炊烟中,传承着“三蒸三酿”古法技艺。1957年成立的国营山东景芝酒厂,正是将这些散落的酿造明珠串联成链,将民间智慧升华为工业化标准。
中华老字号认定标准中”品牌创立于1956年之前”的核心要求,与景芝酒厂1957年的成立时间仅一年之差。这看似微妙的时间差背后,实则隐藏着关键认证逻辑:老字号认定注重的是技艺传承而非单纯的企业注册时间。景芝镇酿酒业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元代,明代《安丘县志》中”年纳税银百万余贯”的记载,更印证了其规模化生产的悠久历史。
二、解密中华老字号认证体系2006年商务部启动的”振兴老字号工程”,为景芝白酒的认证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根据认证标准,参评品牌需同时满足:① 创立于1956年以前;② 传承独特产品/技艺;③ 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文化特征。
景芝酒业在申报过程中,系统梳理了三大核心证据链:
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酿酒器具(距今5000年)
元明清三代地方志中的酿酒记载(连续700年文字佐证)
民国时期”景芝烧锅”的工商登记档案(1915年)
正是这种“考古实证+文献记载+工商档案”的三维认证体系,使其在2006年首批通过认定,成为白酒行业第12个获此殊荣的品牌。这个认证过程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酿造文化的一次系统性发掘。
三、芝麻香型的世纪突围如果说历史积淀是老字号的”根”,那么技术创新就是其”魂”。景芝酒业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当属独创的芝麻香型白酒。这种介于酱香、浓香之间的特殊香型,源自对古法技艺的现代化改良:
“一粮”:突破单一高粱原料,首创多粮配比
“二曲”:大曲糖化与麸曲发酵的复合应用
“三窖”:泥窖、石窖、砖窖的交替陈酿
这种工艺创新不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更催生出“一品景芝”这个年销过10亿的超级单品。数据显示,芝麻香型白酒近十年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7.3%,成为鲁酒对抗川黔名酒的战略支点。
四、老字号的新生密码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景芝酒业通过“三位一体”活化策略赋予老字号新生命:
数字化窖池管理系统:将传统”看花摘酒”经验转化为大数据模型
工业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的”酒之城”博物馆
文化IP塑造:连续17年举办的”景阳春文化节”
这种“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使其在保持古法酿造精髓的同时,品牌价值攀升至206.85亿元(2022年中国酒类品牌价值榜数据)。从地方名酒到全国性品牌的市场突围,恰恰印证了中华老字号认定中”活态传承”的核心要义。
当我们细品景芝白酒那独特的芝麻焦香时,品味的不仅是跨越千年的酿造智慧,更是一个民族品牌在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蜕变。这份”老字号”认证背后,承载的是考古学家手铲下的文明印记、地方志编纂者的严谨笔触,以及当代匠人对传统的敬畏之心。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这种将文化DNA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或许正是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