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角联系方式

河南巩义老巩县:白酒企业争夺\"中华老字号\"称号的法律争议

文章来源:http://www.mqhnzz.com 发布时间:2025-05-18

在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稳居”中华老字号”名录时,越来越多的区域酒厂正通过申报认证争夺这块金字招牌。 这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认证标识,正在白酒行业引发前所未有的争夺战。当山西某酒企因”虚构百年传承史”被取消认证资格的消息传出,”白酒打中华老字号合法吗”的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

一、”中华老字号”的法律界定与认证标准

根据商务部《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申请企业需满足创立于1956年以前传承独特技艺与服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文化特征三大核心条件。在白酒行业,这个认证不仅是品牌背书,更直接影响着产品溢价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现行法规对”历史传承”的认定存在模糊地带。2023年曝光的山西酒厂造假案中,企业通过购买停产酒坊的工商档案、编造传承谱系等手段通过初审,暴露出认证体系存在的漏洞。这种现象引发业界反思:当商业利益裹挟历史传承,如何平衡文化保护与市场秩序?

二、白酒企业申请认证的合规性分析

从法律视角审视,白酒企业申请”中华老字号”需跨越三重门槛:

  1. 历史真实性举证:需提供连续经营50年以上的工商登记、税务记录等法定证据

  2. 技艺传承完整性:须证明核心酿造工艺未发生本质性改变

  3. 品牌关联性验证:要求现有商标与历史品牌具有明确承继关系

以泸州老窖为例,其成功认证的关键在于完整保存了1573年始建的窖池群和明代酿酒作坊遗址。这种物质文化遗产与酿造技艺的双重传承,构成了无可争议的认证基础。反观部分新兴酒企,通过收购老酒坊商标、嫁接历史典故等方式包装品牌,则可能触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监管红线。

三、争议背后的行业生态变革

白酒行业当前呈现“存量竞争加剧,文化价值凸显”的态势。数据显示,获得”中华老字号”认证的白酒品牌,终端售价平均提升23%,经销商合作意愿增强47%。这种市场效应催生出两类典型争议:

  • 历史断代企业的认证困局:某些1956年前创立但中途停产的酒厂,其商标继承者能否主张认证权益?

  • 地域文化标识的争夺战:如河南杜康、陕西西凤等涉及多地共享的文化IP,认证标准如何界定?

2022年《老字号创新发展报告》显示,白酒行业认证争议中,38%涉及商标权属纠纷,25%源于传承谱系存疑。这些数据揭示出认证体系亟待完善的技术细节。

四、构建合规发展路径的建议

对于谋求认证的白酒企业,专业法律团队建议采取“三步走”策略

  1. 历史溯源工程:系统梳理工商档案、地方志、非遗名录等证据链

  2. 技艺保护体系: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强化工艺传承的合法性

  3. 商标布局优化:对核心品牌进行防御性注册,覆盖关联品类和地域

监管部门也在加强动态管理,2023年新修订的《中华老字号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建立五年复核机制,设置消费者投诉核查通道”。这意味着已认证企业也不能高枕无忧,必须持续维护品牌的历史真实性。

在这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认证争夺战中,白酒企业需要清醒认识到:老字号不仅是商业资产,更是文化契约。当某酒企负责人说出”我们卖的不仅是酒,更是看得见的历史”时,或许道破了这场博弈的本质——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传承文化精髓,才是品牌长青的真正密码。

Processed in 0.830609 Second , 9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