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咸宁8月23日消息(记者朱娜 通讯员胡剑芳)烈日炎炎,绿浪翻滚。8月21日下午,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长寿村、彭碑村,四台无人机在稻田上空来回飞翔,所到之处,一阵白雾均匀喷洒,2500亩受旱中稻正接受一场药肥的“洗礼”。
无人机在稻田上空喷洒药肥(央广网发 胡剑芳 摄)
连日来,咸安区晴热无雨,部分水塘见底,水库干涸,河流断流,多处水田长时间缺水灌溉,呈现稻旱枯卷,水稻减产的态势。为了减损保收,咸安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专家综合研判后,一方面多措并举引水、送水、借水灌溉;另一方面采取“一喷四促”方式辅助,提高水稻抵抗力和结实率。
无人机手操控无人机(央广网发 胡剑芳 摄)
该区种植大户、无人机手吕力介绍,按磷酸二氢钾1千克,咪鲜胺500毫升,6瓶(100mm/瓶)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配20升水的配方,然后灌装进无人机箱,一次可喷洒20亩稻田。
“在有水的田块通过‘一喷四促’喷施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剂、杀菌剂,有促苗壮稳长、灾后恢复、灌浆成熟、单产提高等多重功效。”咸安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王广贤说,在水稻受灾的情况下,每亩可恢复性增产200至300斤。
据悉,咸安区受旱成灾的4.78万亩水稻接下来将同步采取“一喷四促”方式减损保增收。
发布于:北京市